(兼论中国的公共项目审美以“学院派”评选结构为主是否合理、科学、进步)
设计不是画画!还有一些地方、一些甲方单位想当然地竟然委托“学院派”的国画老师甚至书法家、作家来做设计评委,这样的评委结构多半是中国官方审美呈现上动不动就是龙凤笔刷、同时也必然是红绿黄色系大面积泛滥的滥觞 ……
甲方物色、委请另一拨评委(比如有代表性的、有声望的独立商业设计师为主,他们至少没有“学院派”那样紧密、那样复杂、那样典型“群居”“酱缸”属性的各种“关系”,并且以委请条款约束做到评选前评委名单不做任何形式的公开、严格约束评委相关作品“关系”作品绝对不能参赛,以实现审美选优的高概率保证),极有可能选出的是另一拨作品 …… 我们官方主导的公共项目为什么会屡屡涌现出各种“审美怪物”从而一再遭遇公众置喙甚或大面积吐槽,相较于国外公共项目在审美上的普遍性高水准从而推进社会良序进步方面而言,我们的官方在起步上首先就输在评委结构乃至更深层次的评选结构上了(起点上安置这样的评选结构,“黑白颠倒”乃至“劣胜优汰”一再成为社会常态至而引发公众大面积吐槽也就没什么奇怪了)。在这样的结构性掣肘面前,我们中国的设计可能进步吗,山寨型社会可能实现真正转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