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码头发布 于 2016-12-7 20:16 编辑
作者简介:
小矶裕司,平面设计师。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会员,东京文字设计师俱乐部(TOKYO TDC)会员。 1966 年生于东京, 2006 年成立日本设计中心小矶设计研究室, 2012 年担任北京大思广告有限公司创意总监。获日本 Illustration 展大奖、日本标志设计协会标志设计最优秀奖等诸多殊荣。 有别于现代日本设计日趋阴柔的风格,小矶裕司以硬朗、生猛为自身设计特点,展现了他本人最具个性的设计思想。 书籍摘录:凶猛的黑洞 文/原研哉 小矶裕司是相当有实力的设计师。现在,他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如他的实力。 这本书将精彩、完整地展现他的设计功力。
小矶裕司并不擅长自我传播,当下各种媒体和信息传递方式都在急速发展,人们竞相传播自己,而小矶裕司却始终像个黑洞一样,保持着沉默。 大概是在五年前,他的活动据点从日本移到了中国。当时日本设计中心计划在北京设立新的工作地点,第一个举手自告奋勇的就是小矶裕司。所有人都为他竟然打破了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形象,如此神速地做出了重大判断而感到震惊,同时也给予他很大的期望。大家心里都抱着美好期待,想或许小矶这回真的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而中国就是这个适合小矶的地方。然而,谁知黑洞到了中国依然是黑洞,没有什么变化。我不是在否定“沉默寡言”,而是想说,要想让世界知道你身上的才能,还是需要一个信息传递媒介的。就在这时,我拿到了这本书!这本书的文字其实是小矶裕司描写的小矶裕司,如同是在黑暗中闪现的一道光。 有一种叫“鲸头鹳”的猛禽,每每提到时,我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小矶裕司。 鲸头鹳平时以在其他动物身上看不到的独特姿势,站在浅水区一动不动, 看上去如同是枯枝萎木立于水塘里一般,这样子使得水里的鱼毫不设防,根本发现不了它们的天敌正在狩猎,最终鲸头鹳得以靠近它们。 鲸头鹳自始自终保持一个姿势,同时用确实而犀利的眼神毫不放松地盯着鱼的一举一动,待鱼天真地漫游到可攻击范围内时,鲸头鹳即时迅捷地扑过去,用大扁嘴一口吞掉。 鲸头鹳的攻击方式是静等慢待,一击而功成,若是行动失败,便继续化回为石雕般寂静,与环境汇成一体,让世界忘掉它的存在,直到下次攻击机会的来到。 我觉得鲸头鹳的眼神酷似小矶裕司。鲸头鹳尽管在平时会长时间像石雕那般一动不动,却也会在紧急时刻突然做出迅敏猛捷的捕食动作,这种内在的生猛特性,简直与小矶裕司一样,这种状态,对于一个创意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在这本书里去充分体会、充分享受这位天才猎手的自然本能和出色才能。 身为同行业的设计师,有机会看到这本能充分展现小矶才能的作品,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也需要花上时间,细细品味这本书的内容和内涵。 三里屯 SOHO 文/小矶裕司 隈研吾在北京设计过大型综合设施“三里屯SOHO”,我在其中担任标识设计部分。这都是七年前的事情了。那是我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是第一次负责大规模商业设施的标识设计,也是和隈研吾建筑的首次深度合作。七年后当我重新审视该项目时,出乎意料地悟出了建筑与标识设计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在七年前还只是放在我脑子里的一团模糊不清的抽象概念而已,尚未呈现出语言的形态。现在就拿出来和大家聊一聊吧。 三里屯 SOHO 规模很大,平面像一个扭曲的椭圆形呈现出不规则形状,由九栋一百米超高层建筑围绕着半地下户外庭院构成。建筑外幕墙是曲折而复杂的百叶组合,这也是隈研吾建筑的特点之一。不规则椭圆形和百叶图案以各种尺度反复出现在整个建筑群中。在设计初期,我们想过把扭曲的椭圆形状作为基本图案,根据它来设计一个象征性的造型,将其反复应用在整个标识设计中。我们和隈研吾事务所把这个造型称作“豆子”。它非常贴合建筑风格,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建筑的最大特点。标识摒弃常见的矩形,采用了豆子形状,用其新鲜感与其他标识区别开来。初期阶段还考虑过在整个建筑的地面、楼顶部分,按一定规律安装 LED 屏,百叶图案、豆子形状用加减方式处理,营造出行云流水般的效果,把建筑群本身置换成巨大的视频屏,让“百叶”、“豆子”冲破固定观念的束缚,使建筑的物质性转变成可变性的视觉信息。不过这个大规模影像方案因预算问题未被采用,最终使用的标识系统是由豆子和豆子衍生出的造型来形成的。“将豆子无规律地繁殖下去”的概念,最后只反映在隈研吾事务所设计的局部外幕墙上。 这个建筑的平面方案为什么是这种无规律、无规则的形状呢?当初,我并不怎么在意这个问题。论表面,这是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造型,何不把它作为象征符号来设计标识呢?豆子可是最完美的答案啊。但是后来,随着我本人对隈研吾建筑的了解和研究进一步加深,我发现这个椭圆形无规则形态或许根本不是该建筑的主题。当然这仅仅是我本人的看法。当今北京,就像是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奇形怪状的建筑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地出现在城市里,而建筑家隈研吾为了在这个擂台中获胜,选择的就是这个通俗易懂的武器。隈研吾本人在自己的很多著作中都提到过,他要在设计过程中力求消除建筑形态。在三里屯 SOHO 项目中,百叶组合、豆子图案以各种尺度和形状适用在多处,隈研吾要通过这种方式把巨大的建筑分解成粒子状,让奇特的建筑形态自然而然地融进空间。“大”建筑和“小”人类,尺度完全不同,这两者之所以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完全要归功于这个装置。虽然这种奇特形态是为了确保建筑吸引人们注意力而特意选择的表现方式,但我想它应该还是包含这一层内涵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再去审视标识方案。当初提的图案影像化方案的确能恰如其分地反映这个建筑最本质的核心理念,但同时它也隐含一种风险,很容易误导人们。要知道“豆子”只是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果它被作为类似独立 LOGO 来使用,很容易误导人们认为该建筑的概念就只是“奇特形态”,仅此而已。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还真是后知后觉。幸亏,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工夫研究和变换豆子的样式和尺度,把它散落安置在整个建筑群里,建筑成功地摆脱了“奇特形态”的影响和束缚。“银河SOHO”是 SOHO CHINA 继三里屯 SOHO 之后在北京的建筑项目,由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和银河 SOHO 相比,三里屯 SOHO 更容易理解。扎哈的建筑一向以怪物般的乖张奇特形态著称,在世界各地竞标项目中频频夺冠,也在 2020 年东京奥运会主竞技场项目中获胜。扎哈的东京奥运会主竞技场方案,仿佛是一个来自其他星球的神秘生命体突然降落在东京神宫树林里,散发着一种特殊而神秘的存在感。现在的北京和万国博览会极为相似,呈现出建筑的多样化。但不管是三里屯 SOHO 还是银河 SOHO ,乍一看都会让人觉得它们是以不规则的奇特造型来拼胜负的。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建筑的内涵,就会发现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我在 SOHO CHINA 办公室设计三里屯 SOHO 标识方案时,曾多次亲眼目睹过银河 SOHO 的方案,效果图就贴在墙面上。之后得知银河 SOHO 已竣工,却始终未能提起兴趣去看实物。坐在出租车上多次路过银河 SOHO ,从远处也能看出实物并没有达到效果图的品质。事实上我也听闻,扎哈本人不承认这个项目是自己的作品。后来去参观银河 SOHO 附近的一个旧胡同时,顺道去看了看它。它就在胡同对面一侧,看上去像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场景一般,宏伟中透着几分诡异,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靠近它,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丑陋。站在中庭仰望建筑,感觉自己身处在一个巨大的造型空间,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让人有一种奇妙的快感,就像是坐过山车或观看一部超人气好莱坞大片一样,体验了一次视觉上的宣泄和净化,通俗而易懂。这种造型能给城市带来活力、增添魅力,很多人支持它的存在,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在享受那份痛快淋漓的快感的同时,也会因为眼前这头猛然出现的巨大怪兽而慌张、不知所措。快感和不快,就像是一对亲姐妹,如影相随,不可分开。这个建筑仿佛是一个用美工刀粗糙切割 ABS 板做出来的 1:1 巨大建筑模型,“用巨大形态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个目的实现得一气呵成毫不费力。然而它没有用细节将巨大形态和人类这一微小存在连接起来,它和附近的胡同以及胡同里的居住人群无关,只是作为一头怪物高高耸立,显得那么的突兀、不协调,吸引人同时又让人深感不快。可以看一次,但是每天都要看它就会很痛苦。它过度去追求建筑的标志性、象征性,只好放弃和城市环境之间的有机连贯性。通常这类大型建筑的缺点会用室内设计、标识设计来弥补,然而银河 SOHO 项目中却完全没有弥补痕迹,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再回到三里屯 SOHO 项目上,从表面上看,它也确实采用了不规则平面,呈现出奇特怪异的形态。但同时,建筑家在很多细节上花了精力,试图将“大”建筑和“小”人类连接起来。前面也提过,百叶组合、豆子图案并不仅仅是为了造型而存在,通过将其重复应用在整个建筑群里,最大限度地弱化了巨大建筑造型的暴力性,突出了建筑的有机性。我记得以前在哪里写过有关三里屯 SOHO 项目的文章,它虽然体型巨大,却不会给人以压迫感,反而给人以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当时我分析是日式感性和缜密设计所为,但是现在想想,与其说是日式抑或有机性,还不如说是“隈研吾式”更为恰当。 通过三里屯 SOHO 标识设计,我还发现了在大型建筑项目上中日两国的区别。首先,中国的建筑在还没完成之前就开始破损。在三里屯施工现场,竣工之前我就发现中庭的玻璃侧墙已局部破损,刚铺好的地砖到处有脱落,栏杆上的五金件开始生锈……整个施工现场在重复循环建设与修补作业。在日本,大家会尽全力确保竣工时的完美状态。中国建筑行业的施工品质管理还有待改善。当时,我看到现场发生的种种现状,一味认为这是缺点,要改善修正。然而,改变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建筑的本质问题。我一直都把建筑当成是一种固态不变的物体,而“建设”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确保建筑在竣工一瞬间完美表达出设计概念。按照我这种想法,建筑只会在竣工一瞬间达到最完美的状态,之后经过岁月的风吹雨打只会越来越丑陋不堪。但实际上所有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都已经开始损坏,竣工之后更是一边受损一边修补,这种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建筑的寿命终点,建筑在这一过程中是一直在变化的。这是我在中国施工现场意识到的一点。 另一个是在资金运用方面。在中国,这类大规模建筑的周边街道在竣工时期尚未形成一定规模。而在日本,这种综合设施竣工时,所有相关配套设施都已经准备就绪,所有店铺开始营业,整个建筑及周围街道已经是一个准备妥当的新型区域,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像 Roppongi Hills [六本木之丘]和 Tokyo Midtown [东京中城]这类项目,都是以这种状态迎来了竣工。然而在中国,所谓竣工只是指“建筑”这一容器完成,里面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SOHO CHINA 在北京市的首个项目“建外SOHO”,也是属于这一类综合设施。我是在 2005 年第一次看到建外 SOHO ,当时店铺、办公室的入住率还很低。走在建外 SOHO 地块内,极简雪白的建筑群鳞次栉比的光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走在地块内的行人却寥寥无几。十年后的现在众多店铺入住,已经是一副繁荣杂沓的热闹景象。建筑本身的老化现象也比较明显,当年时尚摩登的形象减少了很多。但是建外 SOHO 社区实现了出人意料的迅速成长,三里屯 SOHO 也是如此。竣工当初,建筑宛如金蝉脱壳后剩下的躯壳。中国的“竣工”就是指这个吗?我当时真是目瞪口呆。我们工作室在三里屯 SOHO 待了两年左右,竣工过后两年,商业楼层 70% 依然是空的,入驻的店铺过了一两个月便消失的情况也很常见。竣工过后五年,办公室、店铺的数量逐渐增加,看似略成气候。如此这般,中国的大型设施,就像是一个空心的大型鱼礁被扔到海底,慢慢吸引各种鱼来入住,鱼呢能住则住,不能住就离开,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任何人都无法控制整个过程。 我想这个特点应该不是谁去规定的,也不是大家喜欢才选择的。社会体系尚不完善、主事人缺乏长远计划等等,应该是导致这一现象形成的理由之一吧。我才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事实,即在此起彼伏、相生相克的中国城市里,建筑、城市与周围的关系一直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无人能控制这个过程,也无人能设计城市本身,建筑家和设计师的有意所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方能实现。纵观人类史,那些所谓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大都止于建筑家妄自尊大的幻想。现代建筑、设计,如果不理解与环境的关系,也不去考虑建筑继续变化的事实,那么在它完成的瞬间就已经化成了美丽却无生命的躯壳。
题图来自: flick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