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共建清洁美丽德阳——我为家乡环保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日前揭晓,专家、评委从收到的2700余条建议中最终评选出2个“金点子”和25个“好点子”。 为尊重人民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畅通参与渠道,结合正在开展的德阳市深化作风纪律建设活动,今年3月下旬,德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举办“共建清洁美丽德阳——我为家乡环保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重点围绕德阳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治理,培育壮大环保产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面向关心支持德阳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的广大市民和市外各界人士“开门问计”,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自3月下旬活动开始以来,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共收到意见与建议2700余条。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全部参赛作品匿名编号、严谨评选。最终,彭慧慧提出的“建议德阳市统筹建设‘集中式汽车喷涂中心’”、刘娣提出的“以‘听说读写画’为载体,促进德阳公民自觉践行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获评本次活动的“金点子”。洪开荣、丁运时等25人提出的建议获评本次活动的“好点子”。 延伸阅读 “金点子”建议 主题:建议德阳市统筹建设“集中式汽车喷涂中心” 建议人:彭慧慧 内容:建议德阳市统筹规划、布局建设“集中式汽车喷涂中心”,打破德阳市原汽修行业管理难的局面,规范行业管理,并将大大减轻大气环境影响。 “集中式汽车喷涂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微小型汽修企业。喷涂中心采用多级高效治理设施,能够提高治理效果和节约运行成本。同时,还建议喷涂中心采用水性原辅材料进行汽车维修的喷涂及补漆工序,可大幅度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消除部分喷漆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微小型汽修企业喷涂、补漆作业时的废气排放问题,护卫城市环境。 主题:环保教育及公众参与 建议人:刘娣 内容:建议采取“听说读写画”五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德阳公民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促进德阳市全体公民自觉践行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干,收到扎扎实实的成效。 “听”——举办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知识讲座。“说”——举办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演讲比赛。“读”——将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制作成手机短信发送给市民阅读;发动志愿者上街为市民发放环保袋和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宣传小册子。“写”——以街道社区和各文艺协会为依托,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编写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字经”、歌谣、打油诗等,使之通俗易懂,入脑入心。“画”——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制作成简洁直观、设计新颖、图文并茂的海报和宣传画,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德阳。 部分“好点子”建议 主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建议人:洪开荣 内容:一、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能力;二、提升建筑废弃物利用处置能力;三、健全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体系;四、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体系;五、实施危险废物收运处理全过程管控;六、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主题:生态环保葬,绿色新德阳 建议人:丁运时 内容:“生态环保葬”是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引领殡葬改革新观念而推出的一种全新的免费安葬形式。除了植树葬、海葬等环保葬,“生态环保葬”让具有环保意识的逝者家属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又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其使用的可降解骨灰盒在3至6个月后,将随同骨灰一起完全融入泥土,有助于真正实现环保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主题:创生态园林城,圆环保德阳梦 建议人:丁正东 内容:德阳生态环境创建,应根据本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绿化思路,突出自身特色,大力增加绿色植物的种植量、扩大城乡绿化率,构建全方位的绿色生态。 德阳生态绿化应“以人为本”,维持生态平衡,为低碳环保作出重要贡献。一方面,德阳绿化不仅要注重生态功能,而且须重视生态效应、环保功能。另一方面,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仅指植物绿化,而是城市天空、水体、空气等诸多自然景观和元素的整合。 主题:节约用水 建议人:夏诗绮 内容:家庭中的用水尽量做到循环用水。当我们看到他人向水中投放垃圾时,要及时制止。用水时不要开到最大,用完后,关紧水龙头。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找人及时修理,不然会造成浪费。 主题:爱护环境,从节约做起 建议人:益西当周 内容:1.不乱砍滥伐,要砍树也要植树。2.不浪费任何一粒饭米,要好好珍惜。3.不乱扔垃圾,不仅影响市容还会污染环境。4.争取少开车,坚持步行或骑自行车。5.节约用水。6.节约用电。7.爱护花草,争做美化环境的文明公民。 主题: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 建议人:周峰 内容: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议构建完善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大气环境治理体系,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要重点聚焦重点企业、行业、区域减排治污,聚焦城市扬尘治理,聚焦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聚焦秸秆产业化利用;补齐思想短板设施短板、投入短板;实施工程治理减排,实施结构调整减排,实施强化监管执法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