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当代设计师协会、高等教育出版社(香港)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UAD杯全国大学生城市建筑环境设计大赛组委会
(三)技术支持
腾讯云、华为云、阿里云、创赛云、创赛云—大学校园第二课堂
(四)院校支持
南京工业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南昌交通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信阳学院、廊坊师范学院、郑州商学院、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商丘工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肇庆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山西工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学院艺术学院、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安徽工业大学、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厦门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合肥经济学院、东莞理工学院、青岛滨海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广州工商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天津传媒学院、青岛城市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科技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等。
(五)合作媒体
设计中国、中国设计网、设计青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国教育网、腾讯网、腾讯课堂、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百度新闻、搜狐新闻、中华网、美术报、站酷网。
二、参赛人员
(一)院校组:
1.本科生研究生组:在校及五年内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以及进修生等。
2.高职高专学生组:在校及五年内毕业的专科生等。
(二)设计师组:
3.高校教师组:高校在职教师及聘任的行业导师、兼职教师等。
4.专业设计师。
三、参赛类别
(一)命题赛道:
命题:健康城市·绿色空间
命题阐述:
参赛者需根据市民的休闲、运动和社交需求,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选取城市中可以激活公共活动的场所,设计满足现代人健康生活需求的活力中心。
创作要求:
要求包含复合功能设计、开放式公共空间,并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智能科技、艺术文化元素,还要有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考虑,打造全时全龄全域的城市绿色空间。
参赛者需要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空间/城市板块布局、设施配置、基础流线、活动策划等。
作品类别:
1.建筑设计类;
2.景观设计类;
3.空间设计类;
4.环境设计类;
(二)非命题赛道:
不限定主题的任何个人设计创作类作品均可。
作品类别:
1.建筑设计类;
2.景观设计类;
3.空间设计类;
4.环境设计类;
5.平面视传类;
6.产品设计类;
7.摄影传媒类.
四、赛程安排
征集预热:2024年1月18日-2024年1月31日
作品征集:2024年1月18日-2024年5月20日【命题赛道:2024年4月20日截稿、非命题赛道5月20日截稿】
获奖公示:2024年5月30日
权益邮寄:2024年6月
五、作品规格及提交要求
(一)规格:请使用作品排版模板(下载中心下载)图纸版面横向排版,每项作品须由3 幅图纸组成(见下图),超过3幅图纸则只取前3幅图纸参赛。
(二)建筑、景观、环境、空间类作品内容要求:每件作品根据自身展示需求,提交于1至5张JPE格式作品排版图片,作品排版图片能充分表达作品创作意图的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透视图、图解以及5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组合于图面之中)等,比例不限。
(三)平面视传、产品设计等作品内容要求:每件作品根据自身展示需求,提交于1至5张JPE格式作品排版图片(设计图、效果图、实物照片均可),不小于A4幅面,300dpi,RGB模式。
(四)提交:作品请登录参赛报名系统https://www.2class.newunivs.com/#/diy?id=4,按要求填写作者姓名、电子邮箱、手机号码、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若有)、学校及院系全
点击下载:作品排版模板
六、奖项设置
(一)全场奖项设置:国家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优秀作品奖。
(二)特等奖项设置:组委会遴选国家级一等奖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特等奖,奖项总数占一等奖比例不超过1%。
(三)其他奖项:优秀组织单位(院校组织参赛超150份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获奖作品超5份作品)
七、参赛费用
本届大赛参赛费用:
命题赛道:免费;
非命题赛道:学生¥50、教师和设计师¥100。
八、参赛须知
(一)本届大赛采取一次参赛、三级评选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个人作品提交:参赛作品经初选后,报初赛评选,获得初赛优秀作品奖以上的作品,由初赛统一报送(各类别不超过32%)参加决赛总评审
(二)参赛作品任何部分严禁出现参赛学生的院校、系、姓名及其他特殊标记。
(三)作者人数及指导教师人数要求
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组。指导教师人数:不得超过2人/组。
(四)创作中如使用了素材,务必在报名表中详细注明出处,并取得授权。
(五)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如出现抄袭或过度模仿的情况,由各省赛通知学校进行严肃处理。
(六)禁止一稿多投,指同一件作品按不同类别提交或创意雷同作品按不同命题提交,也不能将别的赛事创作的作品再投大赛,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九、知识产权及相关声明
(一)所有投稿作品的署名权归投稿者所有。
(二)主办单位对所有来稿并获得等级奖的作品及论文拥有但不限于进行复制用以宣传、信息网络传播、出版、发行、展览、改编等权利。
(三)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公告的各项条款,主办单位保留对本公告各项条款的修订及最终解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