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柱山首届散文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6541

荣誉管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19:5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15日,天柱山首届散文征文大赛65篇获奖作品正式揭晓。这次大赛于2013年3月正式启动,历时8个月,共收到省内外投稿410余篇,大赛整个评奖过程分为初选、终评、公示三个环节。经过专家评委初评和终评两轮投票筛选,公平公正地评选,对照主办方当初提出的大赛宗旨要求,一致认为,目前尚未发现理想的特等奖、一等奖的作品,故决定此两种奖项暂缺,最终《山苍苍兮水茫茫》等5篇作品获得二等奖;《最忆天柱山》等10篇作品获三等奖;《天柱山今昔》等50篇作品获得优秀奖,共计65篇作品获奖。
    天柱山首届散文大赛共斥资10万奖金。大赛设特等奖1名,奖金30000元;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0名,资金各1000元;优秀奖50名,资金各500元。大赛影响广泛,吸引北京、上海、广东等23个省市作家和业余作者关注与参与。 
    本次大赛由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联合中国旅游报、中国网等单位举办,旨在发动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以自由活泼的原创(杜绝抄袭)散文形式,表现天柱山美丽风光风貌、风俗民情、悠久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达到文因山显,山以文传的宣传效果,增强人们对天柱山的关注、向往和认知。同时鼓励更多的作者反映天柱山改革开放构建和谐景区的伟大成就,为记录天柱山的发展做出贡献。
    评选结果公告如下:






    本公告即日起公式七日。
    请各获奖作者将本人有效身份证扫描件、联系地址及卡号信息发送至邮箱:tianzhushanly@sina.com 咨询电话:0556-8933106 领奖请联系:15855566677 谢会计


梦萦天柱山
  文/安徽 胡焕亮
  五一劳动节期间,应同事们相邀,我们一同游览了享有“中天擎一柱,亘古数万载”美誉的天柱山。同行的还有从阜阳赶过来的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我夫人的朋友晓兰女士。
  之前,我曾游览过黄山,登临过九华山、琅琊山,玩赏过天堂寨、铜锣寨等安徽境内的名山,就是没去过天柱山。因此,它正是我旅游清单里的一个重要目标。
  才到山脚下,我的脚步就已经迈不开了,我已经为三祖寺西一条幽深神奇的峡谷所吸引。谷中巨石累累,流水潺潺;山谷两侧松竹遮天蔽日,林中百鸟唱和,崖壁流泉飞瀑。难怪乎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内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山谷中目之所及,到处留有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的墨宝,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都曾在此题诗。现仍保留有“诗崖”胜迹,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在潜山任舒州通判时,曾拥火夜游石牛古洞,作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徜徉于林荫间青石之上,静下心来嗅一嗅那沁人肺腑的空气,听一听那飞瀑传来的天籁之音,似乎与古人近在咫尺,互闻气息。抑或王维产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千古名句的灵感,竟是得于此处么?
  离开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是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我的同事们大多是年轻人,在指点说笑声中,很多人已经远远地把我们落在身后了。朋友晓兰看来体力不支了,她歉意地说:“胡大哥,我拖了你们的后腿了。”我和夫人一边安慰、鼓励她,一边连推带拉地帮助她登上陡峭的石级。就在她感到精疲力竭、有些绝望的时候,一乘滑竿小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于是,没做过多的讨价还价,就让她上了轿子。
  随着登山的人流,来到神秘谷,这里被人们称之为“天柱一绝”。说绝,我觉得它就绝在穿越五、六里路长的峡谷,大部分情况下是从巨大的岩石缝中,沿着幽暗曲环的岩洞前行,很多地方你得弯下身姿,有的地方甚至得匍匐前行,倘若没有一些勇气和毅力,还真的难以行进。此刻,方知“人到弯腰处,不得不低头”的真实出处。我们紧贴着潮湿、阴凉的洞壁,低头潜身艰难前行,遐思不由自主地溢出脑海:不知那些做过伤天害理、祸国殃民勾当的人,从此经过,他的精神是否会紧张、害怕呢?那些犬牙交错、奇妙组合的乱石堆,是否会瞬间来个大变脸,重新排列呢?
  转而,我又为自己荒唐的念头感到可笑。
  汗水,一次次浸透我的衣衫,随着人们的惊呼声,我们来到一处相对平缓的山顶。选了个位置,站定身形,刹那间,我惊呆了——世间竟有此等绝妙的仙境。眼前深不见底的深谷中,乳白色的云,缓缓蠕动,宛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海面的远处,一座全部是岩石的山峰,耸立其间,真让人疑心那是海市蜃楼。经人介绍,方晓这就是那座在电视里、画报上无数次看到过的天柱峰。
  但见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难怪它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周围恰似刀削斧劈,直插云霄,可峰顶却有几株青松,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越发显得昂扬勃发、充满生机。
  此情此景,令我强烈的感受到,在茫茫宇宙中,在浩瀚的山水间,一个人的个体是何等渺小,人的生命是何等短暂,久久郁结于心头的个人得失、重重磨难是何等的微不足道!我们为什么还不尽快放下那些贪欲、占有的奢望,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品味、享用人生?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能是上山太多地耗费了体力,回程中,好几个朋友已经一瘸一拐的了。可听人说前面还有一处美景——炼丹湖,大家又来了精神。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透过摇曳的青松梢头,隐约看到远处出现一面波光粼粼的镜子。有人指点道:“那就是炼丹湖!”随着前行的脚步,我们离湖越来越近。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太令人惊叹了,那哪里是湖,分明是一块硕大无朋的无瑕翡翠!
  让你难以想象,在这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居然有这样一汪碧水。据湖边导游牌上文字介绍,炼丹湖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海拔高1100米,在中国名山中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它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天晴无风,湖如明镜,蓝天白云,映入其中;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泛舟其上,如入瑶池。在“炼丹湖”平静的水面之下,原来未修湖以前,称“良药坪”,又叫“上炼丹”。汉未明道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现在“炼丹湖”名即来源于此。左慈当年炼丹住过的“炼丹房”与炼丹起炉的“炼丹台”还在。在“炼丹台”,西望群峰,历历在目,飞来如虹,宝月如锡,衔珠欲坠,天柱在望。狮峰耸于左,青龙背横于右,登仙打鼓诸峰在其东,麟角、覆盆、迎真诸峰峙其南,远瞻近瞩,可尽天柱一山之胜。
  下得山来,方觉一日游天柱,颇显仓促。仍有诸多景点未能游览,心存遗憾。尽管如此,可我对天柱山也有了大致的美好印象:天柱山没有黄山的宏伟浩瀚,但尽撷黄山奇松、怪石之精华;天柱山没有九华山的佛教盛名,但堪称佛、道两教的“洞天福地”;天柱山没有天堂寨、铜锣寨神奇传说,但独享皖山、万岁山之荣冠。
  令人魂牵梦萦的天柱山,我还会再来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禁止复制,征集码头版权www.zhengjimt.com
禁止复制,征集码头版权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9-29 02:13 , Processed in 0.281836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