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虎食人卣艺术纹饰及文化寓意探析背景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0:0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long 于 2022-8-4 12:53 编辑

摘要:虎食人卣应是商代晚期的祭祀礼器,迄今所知仅存两件,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堪称古代艺术的精绝之作;从虎食人卣的历史背景、艺术纹饰入手,研究和分析虎食人卣的艺术特征;梳理和比较学界有关虎人造型的历史寓意,解析和探究它的文化寓意,对虎食人卣的文化特质提出新的看法;虎食人卣是古代先民对虎图腾的崇拜意识载体,虎并非食人,实为拥人,实则佑人,寓意着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被保护的渴望。
关键词:虎食人卣;艺术纹饰;虎人图像;文化寓意;虎拥人卣
一、背景
虎食人卣,又称“虎人铜卣”、“虎卣”,它在我国传世青铜器中堪称古代艺术的精绝之作。目前存世的虎食人卣有两件,一件为日本收藏家住友春翠于1903年所购,通高35.7厘米,现藏于日本京都鹿之谷泉屋博古馆内(图1),并成为其镇馆之宝。另一件由法国巴黎赛奴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在 1920 年购得,通高35.2厘米(图2)。李学勤先生在《试论虎食人卣》一文中比较了这两件虎食人卣,认为纹饰和形制基本一致,仅尺寸大小有细微差别。[1](P.38-40)此二卣相传都是在湖南安化县与宁乡县接界处的沩山出土的青铜器文物。[2](P.99)
虎食人卣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藏
虎食人卣 法国巴黎赛奴奇博物馆藏
卣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也是祭祀常用的礼器,口小腹大,有器盖和提梁,底部有圈足或脚。关于虎食人卣的流传经过,李学勤先生认为,最早记述过“虎食人卣”的当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罗振玉(1866~1940)先生,[1](P.37)他在其《俑庐日札》中提到一件藏于晚清名仕盛昱(字伯羲,1850~1899)家的虎食人卣青铜器:“盛伯羲(昱)祭酒家藏一卣,形制奇佹,作一兽攫人欲啖状,殆象饕餮也”。这件卣也正是容庚(1894~1983)先生在《海外吉金图录》和《商周彝器通考》上所辑录的,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的那一件。[3]对于这两件虎食人卣产地的探讨,一种认为是殷商文化圈的中心区域黄河以北出土的,另一种传说是出于湖南宁乡和安化接壤的沩山附近。而湖南宁乡又是出土青铜器的集中地区,代表性的器物如人面纹方鼎、四羊方尊、戈卣、象纹铜铙、兽面纹铜瓿、兽面纹分裆鼎、兽面纹提梁卣等。另外,虎食人卣青铜器表面矿化层色泽,类似湖南地区红壤出土的“黑漆古”,所以,笔者也比较倾向于虎食人卣源出湖南地区的说法。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佩芬曾就虎食人卣的年代做过这样的分析:虎食人卣大量采用了雕刻精细的云雷纹,虽然至今殷墟还没有发现过如此精美的同类器,但是它满饰各种动物纹样的习惯,以及图案的布局和风格,都和殷墟晚期青铜器上的装饰手法是一致的,因而虎食人卣可以判断为相当于商代殷墟晚期的器物。[4](P.7)有趣的是日本泉屋博古馆则将虎食人卣的年代定为商末周初。[2](P.100)二、虎食人卣的艺术纹饰
商代是中国青铜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外观设计、纹饰刻画和制造工艺等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其中,以动物形象仿生的青铜器,如象尊、鸮尊、虎尊等的造型独具特色,而虎食人卣则是其中的精品。[5]其实从青铜器造型上可以让人领悟到,在设计上中国古人最早便提倡师法自然,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特别是人们会将自己所崇拜的图腾作为器物的造型,这可能是最原始的象物造型的滥觞了。
虎食人卣远观通体为虎形,虎作蹲踞状,其一对后足及虎尾着地形成三点支撑之势。虎的前足怀抱一人,人与虎正面相对,其人手高举抚于虎肩,脚赤足踏于虎后足之上。人头正置于大张的虎口之下,并向左侧视。从铜器正面看,虎口恰好遮盖住人头的上半部分,此状被李学勤先生称为“张口啖食人首状”。[1](P.38)(图3)人的头发向后被梳得齐整,呈披发状,人的脸庞宽而平,颚骨突出,人中深凹,蒜鼻大嘴,粗眉大眼,眼珠微凸,双眼平视前方,神态平静。从器物正面可以看见人身着较宽大的背襟,襟领呈“U”字形,领上有连续菱形的方胜纹。人的双手作佛手状,只有四指,未见大拇指,左右各托一蛇。人的双臂上部还各饰有一侧面玄鸟纹,人的手臂与老虎的前足上下重叠,前足的虎爪与饕餮纹构成了人的后背上部纹饰。人的大腿和臀部有一对称的蛇形纹样,蛇头反转,蛇身上刻有三角形呈二方连续的鳞状纹样。
虎的肩端连着可活动的提梁,提梁两端各有一长着一对獠牙的兽头,耳似蒲扇,眼珠外凸,长鼻子向外翻卷,有点类似自然界中的野猪。提梁柄上饰有四只长条形的夔龙纹,中间的两只夔龙张口相对,并以云雷纹衬底。虎肩上后颈位置为圆形器口,有盖,盖顶上有一立鹿,盖面上左右饰有一对卷尾的夔龙纹,也以云雷纹衬底。虎两耳高高竖起,状如桃形,远看像两只蟠桃,耳内有“M”状的层叠弧线,最后以卷云纹束至耳根部,类似今天的如意纹。虎两侧颈上有鳞纹,此鳞纹与四羊方尊的“W”鳞纹一致,呈带状连续分布。虎眼紧连在下弯的新月形眉下,双眼大睁,眼珠微微鼓出,两眼中间的鼻梁上饰有左右对称的像“王”字的纹样。虎嘴上唇有均匀分布的圆点,表示长出胡须的毛孔。上颚有四颗硕大的门牙,其两侧还有尖锐的獠牙,下颚以蛇身为边界。虎的前足各饰一回首的立龙,龙首有角,还有羽冠和耳朵,龙纹下方有一小的回首夔龙纹,龙首亦有角。(图4)虎的后腿外侧刻有一对侧面的立虎纹,其耳朵的纹样与作为器形虎头的耳部纹样一致,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其长长的虎尾,用连续下凹的圆点来装饰,这立虎虎尾后侧,有一侧面兽首朝下方张开大口,似乎要咬老虎的尾巴。虎的背部中间有凸起的扉棱,虎背饰有一对大角的牛首饕餮纹(图5),牛的鼻子连接着下垂的虎尾,虎尾上也有“W”形的条纹。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虎食人卣底部还线刻有纹样,是一只蜿蜒游动的龙纹,龙首有一对角一双耳,龙角的纹样与虎前足上立龙的角造型一致,这是一只少见的俯瞰的游龙。在龙纹的下身两旁还饰有两只与龙首方向一致的游鱼,龙首鱼首均向着虎头方向。(图6)

从中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虎食人卣器身上一共出现了以下10种主要的纹饰:1、虎,2、带“且”角的龙,3、夔龙,4、蛇、5、鹿,6、野猪,7、鱼,8、玄鸟,9、云雷纹,10、牛头饕餮纹。在纹样布置上呈现对称的特点,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再作填空式的适形纹样。主要以云雷纹为底纹,以圆雕、浮雕、线刻来丰富器面纹样。商代晚期的一些青铜器多在肩部放置立体圆雕的各类动物,器上主要饰虎、龙、夔龙等浮雕动物,并线刻云雷、鳞纹等地纹。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艺术装饰风格是趋简的,器上很少出现立体圆雕动物,青铜器上的纹饰大多以简洁的浅浮雕为主,器面上也很少有繁缛的线刻地纹,因此,笔者认为虎人铜卣的制作年代定为商代晚期是比较合理的。
三、虎食人卣的文化寓意
古器物中虎人造型比较常见,已有学者对这一造型的文化寓意进行过探讨,但尚未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虎食人卣是“巫觋通天的法器”,人是“巫师的形象”,而虎则“作为巫觋助手的动物形态”。 [6]李学勤先生则认为虎食人意味着人与(神性的)虎的合一。[1](P.43)除了以上两位青铜文物界知名学者的观点之外,关于虎人造型的文化寓意,学界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如:何崝认为古器中虎人造型中的老虎,就是《山海经》记载的穷奇的形象;[7]王震中认为人虎组合纹饰是商王朝为了祭祀虎方族神,以此作为维系对虎方方国支配的一种手段;[8]何新认为虎所食者虽具有人形,但形象颇狞厉且周身绘有怪纹,应正是鬼魅的象征; [9]熊建华认为虎食人卣中的人实际上是珥蛇践蛇者,虎与人的对应关系是人戏虎。[10]所以,对虎食人卣的文化寓意,由于缺乏直接的古文献论述,对其解读存在着各家之言,都有自己的道理。
1、虎食人焉
虎食人卣最早称为“饕餮食人卣”,源于罗振玉先生的《俑庐日札》,罗将器形之虎状称为“饕餮”,后日本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樋口隆康先生改称其为“虎食人卣”。[1](P.40)还有学者根据《左传》宣公四年令尹子文由虎哺乳的故事,称此铜卣为“乳虎卣”。[4](P.7)《左传》有载:“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因为令尹子文是在农历5月5日生,其母以为不祥,弃之于云梦泽北,传说他由虎喂乳长大,后由祁国国君收养。楚国人称“乳”为“豰”,称“虎”为“於菟”,故令尹子文又名豰於菟。[11]根据《左传》中“子文为虎所乳”,张光直先生称此卣为“乳虎食人卣”,[12](P.318)但另人费解的是,张先生的“乳虎食人卣”中“乳虎”指人由虎哺乳,虎既“乳”人又为何后面又出现“食人”?其实,中国汉字“食”既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动词时有“吃”的意思之外,也可读作“sì”,为“拿东西给人吃”之意,或许,张先生的“乳虎食(shí)人卣”应读作“乳虎食(sì)人卣”。
岩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北方草原地区的古岩画里有很多虎的图像,可见中国古代虎的图像的产生很早。到了殷商时期,又有许多虎的图像出现在青铜器、玉器等装饰纹样上。不但汉人崇虎,我国少数民族也一样崇拜虎图腾,在《后汉书·西羌传》中就有这样一段关于虎与披发羌人的故事:羌族首领无弋爰剑被“……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羌人云爰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爰剑)既出,又与劓女遇于野,遂成夫妇。女耻其状,披发复面,羌人因以为俗。”[13]在羌人心目中,虎是他们的保护神,羌人还喜欢披发并成为一种习俗。这与虎食人卣中披发人头形象极其吻合。在殷商甲骨文和一些青铜器铭文的记载中提到,早期殷人的起居方式就是蹲踞,由于姿势不雅,到了殷商晚期中原区域的习俗才改成席地跪坐,而我国商代同期南方一些民族的坐姿仍是采用蹲踞,[14]《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魏书》曰:“乌丸者,……父子男女,相对蹲踞”。[15]而虎食人卣的虎与人也是作相对蹲踞互拥的姿态,这种坐姿应该在当时是一种礼节的对坐形式。所以,虽然虎口大张且人头置于虎口中,但这个动作不一定就是表达虎在食人,很多学者都对“虎食人焉”提出过质疑,张光直先生认为:如果把人头或上半身都吞到肚子里面去而下半身还在虎口外的形象,那么这“食人”的意义便要明显多了。[12](P.332-333)因此,虎食人卣中人的蹲踞造型构图和人的面部表情都充分说明虎并非在张口“啖食人首”,而恰恰相反很可能是虎在给人喂食。
2、虎拥人也
虎食人卣中这种虎人的形象,令人联想到《山海经》中对西王母形象的描写,《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16](P.407)《山海经·西山经》又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16](P.50)在《山海经》的这两则记载中,西王母是亦虎亦人的神灵,是人形化的母虎,由此看来,在神话中虎与人作为共同体出现,是表达一种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且互相依托的共生关系。
通过笔者对虎食人卣艺术纹饰的研究,初步断定此器系中原文化思想指导下的青铜卣的产物,虎食人卣应该来自殷商文化圈,但可能很早就被埋藏在湖南境内,才会出现那种湖南酸性红壤出土的特有色泽。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战乱纷争不断,人民生活动荡不安,致使北方各民族有过多次的大规模向南迁移,所以最早出现在北方地区的猛虎图像也随之被带到了南方。虽然我国各民族对虎的崇拜意识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对虎的崇拜思想和集体无意识,这使得虎图像总是与神祇有所联系或者它就是在充当神灵的角色。向南迁徙的人们渴望过去的守护神继续护佑他们,继续成为他们的精神依靠。两件虎食人卣所表现的都是人抱着虎,虎抱着人,人腿和臀部饰有龙蛇纹,服饰讲究,衣着整齐,应该是当时的贵族或者巫觋,其面部表情肃穆平静,并没有任何被挟持或即将受到伤害的恐惧样貌,人的手安然地轻放于虎肩,而且双脚还踏于虎的两足之上。高大威猛的硕虎双目圆瞪,虎口大张,虎尾作为支点之一着地支撑,蹲踞的虎身整体向上作仰面状,完全没有任何向前俯身食人的动作趋势,反而显得十分平静。这样看来,虎并非在“食”人,实则是在保护怀中所拥抱的人。在这里,虎已经被神圣化,扮演的是人类庇护神的角色,人与虎共存、相互依赖。虎食人卣表现的是虎(神)与人的佑助关系,是商代先民追求神灵佑人、神人祥和的期盼,是连接人神关系的媒介。所以,笔者以为“虎食人卣”应该更名为“虎拥人卣”,才能更加真实地还原其器物创作的初衷。
四、结语
综上所论,虎食人卣出土于湖南宁乡的沩山山麓,年代应为商代晚期,其造型设计独具巧思,纹饰刻画尤其丰富,制作工艺极为精美。虎食人卣是我国青铜艺术史上的珍品,是一件意蕴深厚的艺术瑰宝,将一种独特的虎人造型置于盛酒器上,并装饰以精致细密的圆雕、浮雕及线刻地纹,堪称青铜造型艺术方面的绝世佳作。结合对虎食人卣艺术纹饰的分析和对学界各家的虎人图像解读的梳理,将虎食人卣的文化寓意进行修正和剖析,指出虎食人卣所体现出来的不光是对文化和信仰的传承,还是我国古代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古代民族一种敬虎爱虎的图腾崇拜。虎食(shí)人卣应该读作虎食(sì)人卣,或更名为“虎拥人卣”,虎并非食人,实为拥人,实则佑人。虎食人卣寓意着古代人民对神祇的崇拜和被保护的渴望,而人民的殷殷期盼本质上并不是希冀“虎拥人”、“虎佑人”,而是期盼世世代代生活安定,社会和谐。
虎食人卣器身上汇聚了10种以上的各类纹样,其中有商代青铜器中著名的牛头饕餮纹、带“且”角的龙、夔龙、玄鸟、老虎、鹿、蛇、鱼,这些天上、地里和水中的重要的动物都出现了。而且通过笔者多年对商代青铜器纹样的研究,发现先人在塑造动物纹样时,基本上象法自然,大多是根据大自然中存在的动物样式为原模,据此,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商代人所模象的过去和当时可能存在的“龙”的形态,即蛇身,双角呈“且”状,有耳,无前肢,后肢发达的龙的形象。这些动物形象为何会被以老虎和人为主题的邀请下,加入了“虎食人卣”青铜器纹饰的队列中,其中一定还蕴含着某种深刻的含义,有待学界继续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考究。
参考文献
[1]李学勤.试论虎食人卣[J].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1987:37,38-40,43.
[2]张朋川.虎人铜卣及相关虎人图像解析[J].艺术百家,2010,(5):99,100,106.
[3]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53-54.
[4]陈佩芬.虎卣[J].上海工艺美术,1988,(11):7.
[5]潘守永,雷虹霁.“虎食人卣”的文化阐释──续论“九屈神人”的文化义涵[J]民族艺术,2000,(6):127.
[6]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文物出版社,1986.103.
[7]何崝.古器中的虎食人造型及穷奇见于商代卜辞考[J].中文自学指导,1999,(2):31.
[8]王震中.试论商代“虎食人卣”类铜器题材的含义[M].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山大学编《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124.
[9]何新.诸神的起源[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278.
[10]熊建华.虎卣新论[J].东南文化,1999,(4):119.
[11]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43.
[1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三联书店,1983.318,332-333.
[13]范晔.后汉书·西羌传[M].中华书局,1965.2875.
[14]龚勤茵.坐,一种文化观——中国古代坐具发展述略[M].浙江工艺美术,2001.43.
[15]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M].中华书局,1982.833.
[16]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07,50.
图片出处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藏虎食人卣 《人民日报》 乔鲁京摄 2011年07月24日08 版
法国巴黎赛奴奇博物馆藏虎食人卣 http://www.cernuschi.paris.fr/
引自上海博物馆《虎卣》法国巴黎赛奴奇博物馆藏虎食人卣 http://www.cernuschi.paris.fr/法国巴黎赛奴奇博物馆藏虎食人卣 http://www.cernuschi.paris.fr/引自上海博物馆《虎卣》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南地区商周青铜器纹样的设计学研究》,项目编号:12JDZ10
作者:吴卫1 龙楚怡2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作者简介
1、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曾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现为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412007。
2、龙楚怡(1989~),女,湖南邵阳人,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现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助教;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41200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15 01:11 , Processed in 0.57837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