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鲁老规矩征文:“借驴还马”厚道处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6743

荣誉管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5:3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在鲁西北,村子距离县城十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前,非常贫穷,乡亲们之间借钱借物、借农具工具的现象非常普遍,“借驴还马”的厚道之风也很浓厚,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那个时候,春天少吃缺穿的家庭很多,邻居、对门互相借一瓢麦子、一碗白面、两三块钱是常有的事。等麦收一过,有了新麦子,日子稍宽裕一点,就开始还欠还账了。大多数人能借少还多、借差还优。当时,对门的赵大叔家,有三个半大小子,日子过得紧巴。而我父亲在一家国营农场当技术员,有点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日子略微好一点。赵大娘经常来我们家借东西,向来是“借驴还马”:原来借一碗白面,现在还的时候,碗上“堆起了尖”;原来借的是雏鸡下的蛋,个头小,现在还的是大个鸡蛋。我母亲总是推辞一番,然后才收下。也有现金的借与还,但那个时候不兴要利息,借的数额也小,还钱时,赵大娘总是给我带两个包子或者用小手绢包几个红枣、熟地瓜什么的,其中用意,现在看来,不言自明。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开,赵家的日子日渐富裕,孩子们都能独当一面,并逐步到村子其他地方盖房、成亲,两家之间的走动少了,但是情谊并没有消失,逢年过节还互相拜访,我外出工作以后,每次回去,赵大爷也总是招呼我去他家玩儿,和三兄弟喝一壶、聊一聊,如果不是当年来往时的厚道互让,我想今天不会这样亲切。
我知道“借驴还马”这个说法,还是在我们家盖房的那一年。1980年,我已经读高一。这年春天,我们家因为盖新房,向同村马大叔家借了一口袋麦子。麦收过后,要还人家。我父亲用簸箕把麦子扬了又扬,扬净尘土杂物,然后晒了又晒,干干爽爽。我帮着父亲把麦子装进口袋,然后是过秤,当时借了马家80斤,我们也秤装了80斤。过完秤,只见父亲又舀了两飘麦粒放进口袋里。我说:“不是够80斤了么?”父亲说:“借了80斤,不能可丁可卯地还人家80斤,一定要多一点儿,这叫借驴还马。”我说:“添一瓢不就行了吗,咋还要添两瓢呢?”父亲说:“人家借给咱的是陈麦子,干透了,出面多;咱是新麦子,咋晒也还是水分大,多添一瓢,人家才不吃亏。”当时,马在农村被称作“大牲口”,驴虽然也吃苦耐劳,但不是“大牲口”,我一下子明白了“借驴还马”的含义。
我问父亲为什么要“借驴还马”,他说:“老一辈都是这么兴下来的,别人也都是这么办的。”后来我发现,村里的乡亲们,大多数确实如此。谁借了钱,过年的时候还不上,就到债主家里解释解释,表示绝不赖账的态度,而债主也多数并不催要。当然,也有极少数“借马还驴”甚至有借无还的人,但迟早会臭了名声,最后落得个谁也不愿意和他打交道,甚至连累自己的儿子找不到对象,这也从反面证明,“借驴还马”更厚道、更长久。
现在看来,“借驴还马”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利益考量,也有“受人之助、感恩回报”的淳厚风尚,既与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约束有关,也与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密不可分。
面对某些老赖拒不还欠的严峻现实,面对某些受助者反诬助人者的无德行为,今天仍有必要坚守“借驴还马”的厚德传统,弘扬“与宜多、取宜少”的处事原则。(文/三好学僧)

http://sd.ce.cn/xw/sd/201406/19/t20140619_1588168.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禁止复制,征集码头版权www.zhengjimt.com
禁止复制,征集码头版权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2-2 22:07 , Processed in 0.47388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