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滋味》:筑梦者王鼎钧,读书便佳。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8:5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滋味》   王鼎钧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七十岁退休以后才算有了自己的时间,这才发下宏志大愿,既想“知新”,又想“温故”。古人“三馀”读书:夜为日之馀,冬为岁之馀,雨为晴之馀,我曾说还可以有第四馀,“老为生之馀”。祖德天恩,老而不死,总算熬到了时候,“残生读书”果然应验。这时候精力和记忆力都减退了,好在我不做研究,读书便佳。
  一
  携四册《文学回忆录》回归文坛的世纪老人王鼎钧,新近以一本《书滋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书中滋味是什么?大体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王鼎钧以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读书的感受。他把抽象的阅读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味觉经验,借用古人诗句“有味诗书苦后甜”来谈读书。
  于是,他笔下的作家,皆是有“滋味”的——“辣而有味,南方朔也;苦而有味,三毛也;咸而有味,杨牧也;甜而有味,痖弦后期的诗也;酸而有味,余光中晚期的散文也。”
  书是给大家看的。既然看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评价。一本书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味觉体验?须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这种“知”亦有高低之判。
  王鼎钧谈及自己书中的滋味,也拿《文学回忆录》四部曲作类比:第一册,写少年故乡,滋味如同饮乳;第二册写抗战求学,滋味如同饮水;第三册写内战风波,滋味如同饮酒;第四册写台湾三十年,滋味如同饮药。然后说自己的这本《书滋味》是“开胃小菜”,唯其小,才更能凸显它额外的阅读味道。
  王鼎钧是穿越世纪的老人,经历过历史的风云变幻。很多出现在电视剧里的故事,都曾发生在他的身边。因为看得透,所以跳将出来,以旁观者和后来者的身份去透视历史,才见得真。
  他曾坦言,自己并不喜欢鲁迅、巴金等左翼作家的作品,对莫言的《红高粱》亦有微词:莫言会讲故事,但多是“为文造境”,而好的故事,还是应该遵从历史史实。“为文造境”,固然可以增加故事的叙述力度,但却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他点评齐邦媛的《巨流河》与龙应台的《大江大海》,尝试着从历史纵深处写起,描绘出一幅由抗战到内战再到漂泊台岛的硝烟弥漫的历史长卷,而自己则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介入其中。在品味别人文字的同时,他亦在诉说着自己的人生苦难。
  作为文坛的过来人,王鼎钧的这种读书感受,饱含着他个人对文学创作的一种期许:文学既要忠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
  他写回忆录,以个人的视角切入历史,真切地再现了那个时代本来的情境。他描绘的虽是个人成长生活的酸甜苦辣,但却夹杂着对历史重要关口转折的扼腕与痛惜,令人深思。
  他也常把这种深切的人生思考带入到他的读书杂感中,使人读后,恍惚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感觉。
  二
  《书滋味》虽是一本读书杂感的结集,实际上却是王鼎钧晚境心曲的委婉表白。
  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七十岁开始读书,写读书文字,就不再简单归类为评书了,而是将自己读书的感觉放大,从而寻找一种未竟的阅读心思。
  把《书滋味》和他的四部曲《文学回忆录》,放在一起读,才能感受得到作家内在的那款心曲——《文学回忆录》是一部大书,里面叙述的多是人生的大悲喜,读来有沧桑历尽的感觉,是“招牌菜”;《书滋味》则是小滋味,偶尔也会有一两句人生格言闪烁其中,但像细沙一样散在各处,无可寻觅,只略略有所感怀,是“特色菜”。
  这两部书合在一起,便铸就王鼎钧的文学盛筵。他是把文学创作当成一门技术来学,他要烹制出各式样文学“特色菜”以飨读者。
  他觉得好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感应,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而作家便是那筑梦的人,他用作品做梦。因为有梦,阅读才具备着更深层的意义。
  “我认为读书是一个灵魂去了解另一个灵魂。读书不是堡垒,是修桥梁,人与人的隔阂已经太严重了,需要用各种方法促进了解。”
  在王鼎钧看来,阅读是醒梦的体验,是与梦者的对话。读书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求知,还应在“无用处寻有用”。
  如此,《书滋味》一书,才有着它的庞杂。酸甜苦辣,既是生活的味道,亦是读书的滋味。读一本好的书,就像享用一桌好菜,各种滋味有了,人生经验才会跟着丰富。
  三
  王鼎钧早年以杂文出道,中年时以纯正的散文而闻名。他的作品风格圆润,境界圆融,浑然天成而不造作。
  他写读书的文字,亦是如此。他觉得,他读书是在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自云读小学时候,一度亲近过郁达夫,郁达夫写漂泊的经验的文字给了他一种无形的美感。
  他喜欢这种漂泊的美感,更喜欢带着自己的人生况味进入到书本当中。他写的读书文字,并不像专业文学评论者那样拿腔拿调,文字里多了几分闲适与自在。虽然,他的读书杂感,也带着“论”的式样,但却更忠实于个人的感性经验与人生感悟。
  “童年梦和少年事,大约是每一个小说家都使用过的题材吧。不用说,当一个作家,当他能写出的作品能引起别人注意时,他已经不再年轻了,他写出的童年,总是经过了成年人的观察分析,成年人的判断与解释。作家往往从童年的梦梦和少年的惘惘中跳出来,君临其上,指点解说。”
  这是王鼎钧评爱亚的长篇小说《曾经》的开头。在谈别人小说的同时,王鼎钧时时忘不了自己。他的这种借他人的酒杯浇胸中块垒,是在深沉之外,自有了一份天真存。
  “酸甜苦辣咸,书中滋味长。”好的读书文字,如同美食家吃百家菜,在尝尽各种美味之后,最终还要回归它的本味。
  书中的滋味到底有什么?是本来的心情,是原初的印象,亦是筑梦者醒来后的感悟。(黄涌 诗人、书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15 11:19 , Processed in 0.45615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