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故事] 第六届越秀区廉洁读书月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奖名单公布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4: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持续了两个星期的征文大赛征选在24日截稿啦!菌菌收到了多篇青们的优秀文章~下面是优秀文章节选~(顺序不分先后)篇目一:廉洁立世,清风缕缕春天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清风缕缕来,我们无所不在;风吹你我,情满开怀。——题记每当提起“廉洁”这个词语时,我总习惯把它与公务人员直接联系起来,简单地认为“廉洁”与自己毫不相关。直到近来阅读了家训家规的书籍,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往的观点有多么不成熟。在《汉语大词典》中,“廉洁”一词的解释为:谓不贪财货,立身清白。廉洁,它不是仅与掌管权力的公务人员相关,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与每个家庭都密不可分,它告诉我们立世的道德规范。修身齐家,方能立世为国。个人修养与家风建设是立世的根本,若要立世为国,就应做到清廉修身,廉洁齐家。修身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它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在这个世上,原本如一张白纸,奈何纷繁的外物婀娜多姿,屡屡撩扰之下,我们蠢蠢欲动。究竟该去哪儿寻找永恒的定点,以让自己坚守节操?一代忠臣诸葛亮于临终前给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家书,名曰《诫子书》,字字句句皆流露出品格高洁的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及无限期望,这也因此成为了教导历代学子修身立治的名篇。他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我想,孔明说的“静”、“俭”、“志”乃是我一直寻觅的定点。“静以修身”,君子的行为操守,应从宁静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日,我们不断提高速度,分秒必争,烦躁的生存状态让我们急功近利,飞速的变化让我们来不及认真思考。快一点,再快一点,更快一点!仓促的日程极其容易淹没我们的道德底线,在毫不经意的一刹那,也许我们就误入歧途,也许我们就接受了充斥着不义之财的糖衣炮弹。纵使日后悔恨万分,但也于事无补,“快”和“躁”就似永不停歇的气流,吹着我们陷入贪婪的黑洞。宁静是多么难能可贵!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归于宁静,如果我们能不急不躁,想必我们的双眼也能更加雪亮,头脑也能更加清晰,行为操守才不至于违背道德规范。“俭以养德”,君子的行为操守,要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节俭不是吝啬,也不是挥霍;它是节约俭省,不去浪费;它是怡然自足,不贪不奢。贪念起,则行不正;行不正,则德必斜;品德斜,则祸患生。挥霍浪费的人,必定是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人,也会是贪得无厌之人。贪婪,它真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心态,利字当头时,我们还会顾及人民百姓的苦难吗?还会为国家发展尽心尽力吗?反腐倡廉,打压的就是贪官,贪官的迂腐就在于败德,败德通常源于不俭、源于贪婪。明志致远,君子的行为操守,需明确志向,需要有实现远大目标的壮志。志向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在我们精神萎靡时给予我们希望,让我们坚毅不屈。意气风发的我们踌躇满志,但生活的磨练会逐渐磨去我们的锐志,我们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也可能因此变得目光短浅、贪图享乐。如果失去了实现壮志的不屈不挠,这将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会变得急不可耐,哪里凉快往哪去,只求一时的享受而不顾后果,腐败也因此滋生。但如果我们能坚定自己的志向,坚忍不拔地为之奋斗,那必定能抵御贪图享乐之风,让自己经受住尘世的考验。修身一事,虽富挑战,有“静”“俭”“志”,还有何惧?《诫子书》不只是诫子,它更是教会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坚守节操、如何修身。清廉修身,廉洁齐家,方能立世为国。家风建设需要家中各人的共同努力,修身在前,不忘齐家,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家风建设的楷模。《颜氏家训》是南北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重在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影响深远。《颜氏家训·治家篇》更可称为“家风建设的教科书”,对于当今廉洁家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此书时,我油然而发一股强烈的共鸣感,尤其在读到“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这句话时,“以身作则”这个词就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家人是家风建设的主体,家人的品德决定了家中风化的走向,廉洁家风的建设离不开以身作则的家人,家人身体力行的实践乃是家风建设的关键。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家风建设,重在你我。于我而言,我的家庭中流动着一股清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有强烈的感染力,它是奶奶自力更生、勤俭持家、以身作则的精神。记得那会儿我还在上小学,一家五口挤在二十平方米不到的屋子里,过着整天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为了帮补家用,年近七十的奶奶瞒着家人起早摸黑去菜市场捡拾那些被扔弃的用来包装蔬菜的废纸,回来后还要偷偷地在楼下找地方把这些湿了的废纸晒干,等积累到一定数量才拿到废品回收站去换取别人不在乎的几角几分。除此,患有风湿病的奶奶还在炎炎烈日下上山采草药,用艰辛的汗水和生命的力量换回弥足珍贵的零丁小钱。奶奶掩饰得很好,直到弟弟某天说漏了嘴,我们才知道年迈的奶奶一直做着这么辛苦的事情。出于对奶奶的关心,母亲不允许奶奶继续这样,奶奶委屈地说:“我是老了,可我不想麻烦你们啊,我还有力气可以干活,你们太辛苦了,不用担心我。”在一番劝说之下,奶奶终于答应不再上山采药,但在捡废品上却不肯让步,她坚信自己还能自力更生,她始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家庭多做贡献。母亲无可奈何,只得嘱咐奶奶注意安全。因为课室里有很多饮料瓶和废纸,所以我那时灵机一动就让奶奶去我学校捡,奶奶同意了我的主张,于是每天都高兴地来学校捡废品。虽然当时遭受了很多同学的嘲笑,但于我而言,那是奶奶的生命温度;于我们家庭而言,那是奶奶以身作则地教导我们人之于世,需自力更生,人之于世,需勤俭廉洁。受奶奶的影响,我的父母勤俭节约又助人为乐,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家里的生活条件终于有了改善。奶奶今年也八十高龄了,身体虽不硬朗,但还精神。每次上街,她总会随身携带一个袋子,习惯性地捡起路边的瓶瓶罐罐和废纸。这么多年过去了,奶奶仍保持着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作风。“勤俭”、“以身作则”、“自强不息”是长辈们赠予我的清风,也成为了勉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这清廉的家风也必将熏陶我们的下一代。从《颜氏家训》中我懂得了父母兄长要“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从家中成员那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要用“严以修身、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品行来建设家风。家风建设不是空中楼阁,更不应该虚喊口号,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身体力行,建设廉洁家风需要人人清廉修身。廉洁是评价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我们立世的道德规范,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修身方面,还体现在家风的建设方面,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缕缕清风铸家魂,家家清风助国兴;清风不断,廉洁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立世以清廉。篇目二:历史之树当常青——读《中共党史研究》有感 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大意是理论总落后于实际,诚然,理论不只是被动的,更应客观地反映和科学地指导实践,不然理论只会是灰色的;而反之,理论之树同样可以常青。自1926年蔡和森在中共旅俄支部会议上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这篇报告,中国共产党人研究中共党史的第一部著作随之诞生,此后研究党史的论文和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在浩如烟海的书堆中,《中共党史研究》一书是较为出色的读本。治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态度。昔年,孔子为“绳当代”而作《春秋》,司马迁为立“仪法”而写《史记》,司马光为供“资治”而编《通鉴》。而这本书在新的视角和框架下,为党史研究领域增添了一部扛鼎之作。书中首先阐述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要性和原因,接着依次梳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该书研究党史的目的和客观态度,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以史为鉴。历史研究必须体现时代精神,这要求它既要有厚重的历史感,又要有强烈的现实感,要站在现实的高度去反思历史,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不可否认,这部作品则始终坚持了这一原则。此前,曾听身边的长辈说起中共党史研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当时还似信非信。但在读此书的过程中,便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的确,中共党史研究有着明显的特殊点,但不是我们平日所认为的研究中共党史需要较多的理论素养,真正的特殊性在于其与现实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般的学术研究所不敢触碰的。因为对中共党史的说明或多或少会涉及到执政党的形象问题,因而自开国以来,如何讲述中共党史从来都受到执政党高度重视,甚至直接指导的一件事。即使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共党史研究虽有学术性但更侧重于从政治的角度,依旧是当前中共党史研究的主流。与以往的党史研究书籍相比,《中共党史研究》一书的学术性更加明显。强调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性,并不等于否认中共党史研究的特殊性,更不等于说政治的中共党史研究不重要。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政治的中共党史研究有其重要作用。问题是,如今各院校虽有设立相关的课程,但普及程度仍有待提高,人们对中共党史的认识仍存在一定偏差。在我看来,政治的中共党史研究要真正得到社会的承认,必须与学术的中共党史研究找到契合点。在当前情况下,唯有坚持历史学,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的目的,才可能让中共党史研究重新焕发生机。换言之,无论是学术的中共党史研究,还是政治的中共党史研究,它们在一点上应当是一致的:坚持实事求是,最大限度地寻求接近历史的真实。政治的中共党史研究固然需要强调研究结果对现实的积极影响,但如果离开了真实,不仅难以达到政治研究者们所期待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因对读者引发误导而造成严重后果。前苏联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的社会后果就是明显的教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战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最初的动摇和分裂,社会主义的声誉在世界范围内由如日中天而迅速下降,很大程度是由于苏联党被迫向自己的党员隐瞒事实开始的。其实,历史研究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能够让人们通过真实的历史图像,正确地总结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无法要求人们都像邓小平一样用亲身经历得出实践经验,而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所得出的认识,事实上也比个人体验所得出的认识会更全面、更深刻一些。学者杨奎松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但因为他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两人对历史真事的看法和结论便大相庭径。因此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中共党史,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不受当事人的情感因素和意识形态倾向的困扰,事后通过已经可以看到的大量多层面的各种文献及口述史料,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到历史的场景和内幕之中,提供一个远比个人感受更全面、更真实的历史图像。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也曾说:“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没有真实、准确和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仅做不到正确的总结经验教训,而且还可以因错误的总结经验教训而重蹈历史的覆辙。”这也正是毛泽东坚持认为:“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的原因。也许,政治的中共党史研究,其意义多半于此。在今天,无论学术的还是政治的中共党史研究,之所以会陷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在相当程度上与研究者对理论问题的思考不够解放和深入有关。若仅仅满足于按照传统的观点去解释历史,或者把精力放在引进西方的某些研究方法上,都难以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种种重大历史问题,这或许是我们日后需要反思之处。党史研究的作用常被概括为“资政育人”。而让其发挥资政和育人的作用,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唯有恰当解决这个问题,方能让历史之树常青。篇目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追寻古人清廉修身、廉洁齐家的智慧    “莲,花之君子者也。”宋代周敦颐以莲自况,表达自己在碌碌尘世中难能可贵的清廉。廉者,莲也。为人当如莲之“亭亭净植”,为官当如莲之“中通外直”,是以古今之人爱莲也。奉公而不谋私,清廉、廉洁之谓也。   然而“世人甚爱牡丹”,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些臭名昭著的贪官和昏官。秦朝赵高侵夺民田、操控赋税和国库,造就富翁无数,其财产难以计算,致使国家的财力却日趋薄弱,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东汉“跋扈将军”梁冀在朝廷横行霸道,贪腐弄权,家财多达三十亿;西晋石崇拦劫沿途客商敛财,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北宋蔡京造假账,领双份的宰相俸禄,史书称其“既贵而贪益甚”,不得善终;唐代元载贪得无厌,连胡椒也贪64吨,据《唐书》载,“膏腴别业,轸域相望”,“名殊异乐,内廷不及”;明代刘瑾公然索贿受贿,对不贿者贬官或下狱;清朝和珅敛财之多居历代之首,家产超过朝廷十年收入,令人发指。“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循着周敦颐的“莲”之脚步,在明代洪应明所撰的《菜根谭》中品味“莲”之风骨气韵,清廉修身。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之书。读毕,书中的修身之道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这是《菜根谭》开篇的第一句话,可见作者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恪守美好道德的人,尽管寂寞,但身后之名隽永长久。而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虽然在生前显赫无比,最终常常落得千古骂名。真正有骨气的人,恪守道德,甘于清贫,尽管贫穷潦倒,寂寞一时,终将受后人赞颂。“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真正廉洁的人把保持清廉作为自己分内之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那些为自己树立廉洁名声的人,正是贪图廉洁的名声才这样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玩弄机巧,而那些玩弄小伎俩、耍小聪明的人,其实是为了掩饰他们的笨拙无知。由此来审视当今社会,有些人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听说他们的清廉事迹,而当这些人去世之后,他们清廉的名声传播开来,各种赞美荣誉也纷纷跟着而来。然而,有些人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丧失原则,腐化堕落,最终被绳之以法,遭人不齿,让人深思。但愿从政者都能够做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身为一名大学生,修身其实就是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仁爱、认真、高尚的情操来祛除思想中的杂质、瑕疵,从而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自大的消极因素,修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的前提,“修身”是“齐家”之基,《菜根谭》让我们得以“修身”,《曾国藩家书》则对营造良好家风有较大的借鉴作用。曾国藩的家风是“做读书明理之君子”,其后代多是文教领域的佼佼者。由此可见,家风对一个家族的影响之大。除了重读书的家风,曾国藩的廉洁家风也深受世人赞赏,而他更是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获得“湘潭大捷”,威名四震,马上写信给家人:“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勿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项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淫佚也。”在他从政的几十年中,几乎没有一封家书不是告诫家中的第一要事是勤劳节俭的,他强调家中必须紧紧掌握住“书、蔬、鱼、猪”四个字。后来当他率兵收复武汉有功,升了大官,恐因他的功劳使家人居功自傲,再次写信提醒:“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身为一家之长,曾国藩以身作则,他位居一品,却能在腐败丑恶的官场中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实现“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志。放眼当今社会,少数从政者在党风廉政方面的表现是“双重人格”:对腐败深恶痛绝,却又身体力行。他们在台上大讲廉政,表面上清正廉洁而在台下却贪污受贿。党的十八大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定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并用“致命伤害”、“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从政者应先做到清廉修身,只有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能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作用,如果自己思想不纯、作风不正,一心只为家人谋“福利”、开“绿灯”,是不可能带出好的家风的。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人清廉修身、廉洁齐家的智慧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反复品味及深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完善的当下,我们为何不试着去思考“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为何不试着学习和践行古人“清廉修身、廉洁齐家”的智慧呢?········还有更多优秀文章因篇幅未能展出,但菌菌深感青们真是太棒了!在多篇投稿中,我们选出了以下优秀文章(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何颖敏:以国为镜治腐败——《腐败与改革——美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读书报告黄佳敏:廉洁立世,清风缕缕程传波:从“张氏家训”看优良家风的培育和传承——读《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有感李晓静:廉以修身,洁以律己——读《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有感周倩瑜:历史之树当长青并恭喜以上作者将获得我们的奖品:纪念版邮票一套,请作者发送:姓名+联系方式到后台联系菌菌领取奖品~奖品大概长这样,正能量菌觉得真的很有纪念意义呢!▼PS:二等奖名单还在整理中~请青们耐心等候!结果将于明后两天公布!编    辑 |  梁家瑜责任编辑 | 胡颖珊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75042586&ver=1&signature=mPgu1laahbqqOEVVSTNBa7t8NBP5aA5rpJOmy1u6xepYkoU5ftK0MQ9jrZCWU0id-MOyu*aWnh33nAIFbey*VYmkw2aoBZEv*H*ayNKyuklfgWLHkhBestUgbLugNn10fCQkHDREciC*v14cGOI8QhfaD2YMkWVMAQJX*Q8CNcA=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24 17:43 , Processed in 0.66309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