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位欧洲建筑师在中国做了 10 年,最看重的是“关系”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3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4:4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码头发布 于 2017-1-19 14:47 编辑

“2005 年 1 月 20 日,坐着绿皮火车,经过一段漫长的旅行,我们从 -29 度的西伯利亚,来到中国。奇妙的旅程,一路是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在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 AIM Architecture 的十周年回顾展上,两位分别来自比利时和荷兰的创始人 Wendy Saunders 和 Vincent De Graaf 在展览介绍中这样描述自己来到中国的经历,读起来带点浪漫。

2005 年之前,他们都以建筑师的身份活跃在欧洲。中国,是一个极为遥远的概念。来中国的契机也纯属偶然,源自 Wendy 在一个荷兰网站上读到的一则招聘广告,说上海有项目需要建筑设计师。

后来,就有了文章开头描述的那段经历。和这段经历一样浪漫的,是他们最初的构想,Wendy 在采访中说:“我想可能可以来中国待个半年或一年,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东西。”

十多年前的上海,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这两栋超高层建筑,已经建成。高度在 100 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在 2005 年之前已接近 50 座。而活跃在这股裹挟着权力及金钱欲望的蓬勃之势中的,是无数心怀抱负的建筑设计师对都市未来的畅想。

“想造下一座高楼”,是 Wendy 和 Vincent 来到中国真正想要体验的内容。




不过在初来上海的几个月,精力充沛地参加了 5、6 场大型项目的设计竞赛后,他们开始意识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没有关系,没人知道我们。”Wendy 告诉《好奇心日报》。“关系”这两个字,是她在整场采访中蹦出的唯一一个中文词汇。但在建筑设计界,这并不是一种“中国特色”。只是对于这对在欧洲已积累了近十年经验的建筑师夫妇来说,要接受一切都将推倒重来的现实,在当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几场设计竞赛,他们最后都没有赢。尽管他们精心设计的图纸,曾得到过一些业主的认可,但最终,所有的项目都交给了当地的设计院或 KPF 等大型的国外建筑设计事务所操作。


“我觉得可能你还需要去证明你的能力,而且你不会像一些人一样,赢了比赛就走。”他们很清楚,要想在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立足,需要遵守游戏规则:拓宽人脉,并让人们看到,你是认真的。

从小项目做起,成了他们的突破口。

他们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一间名为 1918 Art Gallery 的艺术画廊。业主是朋友的朋友,不过他表示自己并没有钱支付设计费。“我说我们也没有项目,可以免费帮你做,但是得满足一个条件,就是我们想怎么设计就让我们怎么设计。”Wendy 回忆道。

他们保留了斑驳的水泥柱,加了几面展示墙以及一个木制台阶,极力维持废弃厂房的陈旧感来烘托画廊所需的艺术气息。





1918 Art Gallery(摄影:Jeremy San)

结合他们之后的设计项目,在这个画廊随心所欲的设计中,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保留斑驳水泥柱的做法,被再次用在了他们自主设计的 AIM Architecture 现在的办公室中。而那个木制台阶,在如今火热的联合办公空间中频繁出现,之后也被他们用到了为 SOHO 中国设计的办公空间中。简约和朴素,是他们喜欢的风格。

2006 年,Wendy 和 Vincent 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工作室,接手的业务基本是私人住宅、办公空间和餐厅等商用项目的室内设计,而项目的获取主要依赖朋友之间的介绍。

之后的四五年,最初的刺激感逐渐褪去,而以室内设计为主的小体量项目,与他们计划“造下一座高楼”的设想相去甚远。这段漫长的积累期,难免使人沮丧。

几乎每一年,他们之间都会进行一场这样的对话:

“我们回去吧。”

“算了,我们还是留下吧。”

“我们回去吧。”

……

最后,两人总会重新妥协:“好吧,我们就留着,看看究竟会发生点什么,直到我们真的真的很想走的时候再走。”

事实证明,留下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处于经济泥淖之中的欧洲,留有建筑设计师施展的空间进一步萎缩;如果选择单干,而非依附大型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可能接手的项目数量将会极为惨淡。

但对于留在中国的 Wendy 和 Vincent 来说,找上门的生意却从未断过。而他们当时专注于小项目的定位,如今看来也是一种明智之举。

当时大多数国内外建筑设计事务所瞄准的都是大项目,而对于同期兴盛起来的各类小型室内设计项目,真正愿意接手且有能力胜任的工作室并不多。

如今看起来可能再寻常不过的设计,比如带有日式风格的大量木制元素的使用,或者北欧式的简洁清新风格,在当时仍十分新潮。而这些,AIM Architecture 皆能驾驭。在成立事务所后的五年里,原先的两人团队,扩大到近 20 人,而依赖朋友之间的相互传播所积累的项目数量,多到连 Wendy 自己都记不清。

而在积累作品集的同时,颇为原始的“口口相传”的传播模式,却给他们带来了高效的“关系”积累。

“大概过了 4、5 年,人们可能觉得,我们还在这儿,我们应该是认真的,所以开始愿意把一些项目交给我们做。”Wendy 这样解释道。

2010 年之后,过去五年的经验将 AIM Architecture 推向了一个转折点:大项目的数量明显增多,类别也不再局限于室内设计,还延伸到了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而在这些项目中最为人熟知的,是莫干山裸心谷的室内设计、SOHO 复兴广场等多个 SOHO 中国的室内设计项目,以及四川绵阳浮生御度假村的整体设计。

这三个项目彼此间的风格差异很大。

莫干山裸心谷完成于 2011 年,融合了非洲元素和中国乡村风格;120 间客房、两间餐厅、一个酒吧及一间会议中心,均由 AIM Architecture 设计。








莫干山裸心谷室内设计(摄影:Dirk Weiblen)

SOHO 中国的项目,AIM Architecture 一共参与了四个,分别是世纪广场、复兴广场、3Q 北京光华路旗舰店以及外滩办公室的室内设计。尽管这四个项目强调的都是现代简约,但具体的演绎方式均不同。

世纪广场和复兴广场的大厅设计,营造的是一种未来感:前者使用了闪亮的金属材料,后者依赖灯光设计,在大理石空间内打造出了奇幻的明亮环境。




SOHO 世纪广场大堂(摄影:阴杰)



SOHO 广场电梯间(摄影:阴杰)



SOHO 复兴广场办公楼大堂(摄影:Dirk Weible)




SOHO 复兴广场办公楼大堂电梯间(摄影:Dirk Weible)

SOHO 3Q 光华路旗舰店的亮点,是醒目的木制阶梯,在 2015 年的联合办公空间设计中,这样的处理方式仍然十分新颖。





SOHO 3Q 光华路旗舰店(摄影:Dirk Weiblen)

而完工于 2016 年的外滩办公室,通过大面积地使用淡雅的大理石,增强了室内空间的明亮度,橙色、芥末黄等色彩的点缀以及木制家具的使用,又让充满现代感的办公空间多了一些温馨。






SOHO 外滩办公室(摄影:Dirk Weiblen)

四川绵阳的浮生御度假村,从景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均由 AIM Architecture 完成,并在 2016 年的世界建筑节上获得了酒店及休闲类的最佳建筑设计奖。景观及建筑的设计,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相融的朴素感。而为了突显温泉主题,设计师使用了大量鹅卵石和矮木桩装点在水疗设施周边。室内的地板和天花板都铺上了暖色调的木板,搭配棉质软体家具,营造出了一种舒适放松的感觉。





浮生御温泉度假村(摄影:Dirk Weiblen)

Wendy 和 Vincent 能在不同风格之间灵活地转换,与五年时间内的大量经验积累不无关系。和他们展开小项目的方式十分接近的是,这几个大项目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们所积累的人脉。

莫干山裸心谷的业主和他们是在一次朋友组织的饭局上认识的。在得知她在寻找设计师后,Wendy 和 Vincent 带领团队,根据业主所提的要求,递交出了一份让对方满意的方案。浮生御度假村的项目,是经一位和 AIM Architecture 合作多年的工程师引荐,业主直接委托的。

SOHO 中国的项目相对特殊。2006 年,Wendy 和 Vincent 曾参加过一次 SOHO 的建筑设计竞赛,但未胜出。但后来,他们为一位业主在浦东做了别墅的设计,对方恰好是 SOHO 中国 CEO 张欣的朋友,并向张欣展示了他们的设计图纸。张欣比较认可他们的设计,于是邀请他们参加了 SOHO 世纪广场的室内设计竞赛,最后他们成功胜出,双方的合作就此展开。

不同的业主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对于这两位来自欧洲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在中国的这十年,最具挑战的是如何在业主的需求和自己的设计之间找到平衡。

过去在欧洲,他们参与的大多是设计简洁且低调的社会性项目。中国的众多“奢侈”项目以及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要求他们不断地调整方向。“与客户妥协自己的设计肯定常有。但是去罗马并非只有一条路,其实有很多条路可选,而你需要找到那条让你自己舒服、让客户也舒服的路。”Wendy 说。

而在这十年间,中国业主对于“奢侈”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Wendy 在采访中说,过去他们可能关注得更多的是外观的奢华,追求那种闪亮的感觉,但现在,他们会更关注空间带给人的舒适感。而这一点,在近几年北欧简约风的盛行中,也能得到印证。

不过有趣的是,在谈及未来时,Wendy 和 Vincent 有了与来到中国之初不一样的设想。在 AIM Architecture 十周年的回顾展上,他们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放映厅,在里面播放了一个畅想未来的短片。片中的内容,脑洞大开:他们想象浦东会有一座山,外滩会有一片沙滩供大家玩耍,而城市的立交桥上,会布满绿植……

他们给自己定位的角色不再是下一座高楼的建造者,而是能给人们带去更多影响的设计师。这份影响主要拆解成两部分,一是专注生态建筑的设计,二是参与学校、广场等能为更多人的生活带去改变的社会性项目。

而与过去不同的是,出现在他们前进之路上的最大障碍从缺少关系网,变为了大环境的改变,即中国经济发展的放缓以及随之而来的更为激烈的竞争。

但 Wendy 的心态很积极,她认为:“对比欧洲,中国很有钱,因而人们去做项目的时候,不一定会仔细思考自己究竟要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那么做。但是经济不好之后,大家可能会想得多一点,谨慎一点,其实是好事。”

现在,他们的团队扩大到了近 40 人,Wendy 说他们想将人数维持在 40 左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质量的提升上:“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很有活力也很幼稚,所以做事很冲动。人们可能会告诉我们,在中国,我们是这么做那么做的。有一段时间,你得花时间寻找与试错。现在,我们成熟很多了。做了不少项目,也知道很多事该怎么做了。但是我不希望我们的工作室,只去做那些我们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我希望我们能一直去追问,一直往前走。”

他们已经适应了中国的快节奏,也逐渐具备了应变的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在中国的发展更像一段旅程,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在这里得定位好自己。”


题图及文内图均由 AIM Architecture 提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27 10:10 , Processed in 0.440689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