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楹联对联] 湖南醴陵市“瓷城古韵·一江两岸”老城改造项目征联启事

[复制链接]

6185

主题

94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6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22:4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码头发布 于 2018-6-2 07:06 编辑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古谓“吴楚咽喉”,今称“湘东门户”。罗泌路史称“渌国”,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后,醴陵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国。醴陵自东汉置县,至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号称“荆楚古邑”。

这里山峻水曲,人文渊薮,物产丰富,民风纯朴。因盛产陶瓷花炮,被国家授予“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并获得“中国花炮之乡”美誉。1985年,醴陵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2016年,中共醴陵市委、市人民政府顺应百万醴陵人民夙愿,全方位推进“瓷城古韵·一江两岸”老城改造,并将其列入十大民生工程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渌江古桥、状元芳洲、渌江广场、南岸风光带、南街酒吧等建设并投入使用。即将启动泗州寺、清代文庙、千年县衙、百年学府门楼、渌水人家等子项目建设。为充分展现千年古城历史人文风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经项目指挥部研究决定,就“瓷城古韵·一江两岸”老城改造范围内新建的亭台楼阁、牌坊、山门等面向海内外华人征联,并对征集的楹联进行公开、公平、公正评选,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联单位

主办单位:醴陵市“瓷城古韵·一江两岸”项目指挥部

协办单位:醴陵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醴陵市文化研究会

醴陵市诗词楹联协会

醴陵市渌江兴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二、征集时间

自征联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18年7月30日

三、征联要求

1、融入民族文化、醴陵、渌江、古城等主题元素,切合城市历史渊源,贴近醴陵一江两“岸”各景点名称。

2、参赛的楹联作品须符合《联律通则》的创作规范,新旧声均可,但不得混用,用典须注明。撰联每比以4到15字为宜,每人投稿数量不超过5副,特别欢迎“联墨双馨”的作品。

3、电子稿件请投稿于专设邮箱274466858@qq.com,主题注明“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新建建筑楹联征集”字样,邮件请用宋体小四号字直接发送,勿用附件。稿件需一次发送,严禁重复投稿,不接受修改委托。书写的纸稿件请寄:湖南省醴陵市瓷城古韵·一江两岸项目管理中心,李强军收,邮编412200,联系电话13739059587。在信封右上注明“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新建建筑楹联征集”字样。

4、严禁抄袭,文责自负。凡曾在其他赛事中获奖的作品严禁参赛。

5、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在校学生要注明学校、院系、班级等。

6、主办单位对所有作品有出版、张贴、使用等权利,不另计稿酬。所有稿件均不退稿。所有撰稿人一旦投稿,即视同认可上述规定。

四、奖励标准

设:一等奖五名,奖金各五千元;

二等奖十名,奖金各二千元;

三等奖二十名,奖金各一千元;

优秀奖三十名,奖金各五百元;

采用联若干名,凡未获奖而最后采用的对联均按优秀奖奖励标准付给稿费。

另外,根据收稿情况和比例,评选确定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作为“联墨双馨”奖,奖金另计。所有获奖和采用的对联均颁发获奖证书并寄发奖金。

五、评审规则

本次征联将设立征联评选委员会,委员会由7到9名省、市级楹联及书法专家组成,对征联作品采取隐去姓名公正评选、结果公示的方式进行评选。征联结束后,将评选结果在网上公示10天,对抄袭的对联取消其获奖资格。

六、征联内容

(一)古城门、牌坊

1、“醴陵门”

醴陵古谓“吴楚咽喉”,湘赣孔道,是湖南的东大门。五代时长沙古城曾设有“醴陵门”(为东门)。醴陵古代时也在城南设有醴陵门。现复建于渌江桥南百米位置。

楹联数量:4对。

2、“醴陵味道”(醴陵美食街区)

醴陵美食街区处于渌江风光带南岸。这里是醴陵名菜及醴陵特产美食的专设街区,建有“醴陵味道”牌坊。

楹联数量:牌坊正反面各2对。

3、“醴品坊”(渌江广场旁礼品街区)

“醴品坊”设于渌江南岸的渌江广场东侧,为醴陵醴品一条街,以醴陵特色礼品为主,并以醴陵移民文化为核心,将分设云南、新疆、台湾等街区,同时汇集全国各地旅游礼品。

楹联数量:牌坊正反面各2对。

4、“渌水人家”牌坊(北岸上、下游各1个)

“渌水人家”为醴陵渌江北岸一线临江建筑群,以晚清、民国江楼民居为特色,错落有致。其街区入口和出口分建两座牌坊,冠名“渌水人家”。此处原名为“东门上”,集醴陵民间工艺、老字号、江湖会馆、名人寓所等百业百态,号称醴陵老城“百老汇”。

楹联数量:上下游两座牌坊,正反面各2对。

5、“老街”牌坊(胜利路老街南、北各1个)

“醴陵老街”是老城改造规划保留的历史文化街区,南北各立一座牌坊,名为“老街”。

楹联数量:南北两座牌坊,正反面各2对。

6、“希龄坊”(“湖南瓷业学堂旧址”,原“二所”位置)

熊希龄,民国第一任总理,湖南瓷业学堂的创始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功臣人物。恢复湖南瓷业学堂旧址并为熊希龄建树“希龄坊”,将民国初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伟大创举作为历史呈现,表达醴陵人不忘初心对先贤的敬意。

楹联数量:2对。

7、学府牌坊(北向“梯云”、南向“学宫”)

醴陵一中是醴陵的百年学府,也是醴陵渌江书院前身的古代“学宫”。一中境内建有“梯云阁”,表达学子平步青云的求学志向。牌坊建于醴陵一中与“渌水人家”的结合部位,南向题名“学宫”,北向题名“梯云”。

楹联数量:南北面各2对。

8、县衙牌坊(按相关规制命名)

醴陵老县衙位于与“渌水人家”的结合部位,始建于明洪武二年,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其县衙内立有牌坊、头门、仪门、正堂、二堂、次营三堂、廨舍等。

楹联数量:各节点每处不少于3对。

9、文庙牌坊、万仞宫墙(按相关规制命名)

醴陵文庙位于与“渌水人家”结合部位,面对状元洲,旧称学宫,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至今有700多年历史,现保存有大成殿。新修复的文庙复设大成门、牌坊、崇圣堂、乡贤堂、万仞宫墙等。

楹联数量:各节点每处不少于3对。

(二)亭台廊阁

1、掬霞廊(已建;设于状元洲曲艺广场北向)

“掬霞廊”建于状元洲曲艺广场北向,取东方初晓,霞映渌水,掬一缕朝霞之意。表达“闻鸡起舞”的娱乐情境。

楹联数量:至少3对。

2、唱晚廊(已建;设于状元洲曲艺广场南向)

“唱晚廊”建于状元洲曲艺广场南向,取“渔舟唱晚”之意,表达歌舞升平的娱乐情境。

楹联数量:至少3对。

3、文通亭(已建;状元洲中部四角亭)

“文通亭”取自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江淹,字文通,曾被封醴陵侯,写过《醴陵集》。一代文章魁首,人称“梦笔生花”。

楹联数量:2对。

4、唐寅廊(已建;状元洲圆形广场南向)

唐寅,明代醴陵文人,曾任醴陵知县,写过《春日眺状元洲》诗,曰:“笔锋斜峙渌江中,两道文光堪碧空。汀草含烟宫锦绿,岸花光映杏园红。争夸灵杰光年盛,共拟昌期此日逢。古谶久虚必有应,迅雷何时起鱼龙”(将诗雕饰于廊中位置)。并为此设“唐寅廊”,以兹纪念。

楹联数量:至少3对。

5、昭文廊(已建;状元芳洲圆形广场廊北向)

“昭文”取自醴陵贡生黎贵臣,字昭文。曾作为朱熹学生受邀到岳麓书院讲学,并在醴陵城南玉屏山创建“昭文书院”,传播程朱理学。在状元洲圆形广场北建“昭文廊”,廊中并设“状元洲赋”雕饰,以兹纪念。

楹联数量:至少3对。

6、烟雨亭(待建;一江两岸风光带示范段)

“烟雨亭”取自醴陵古八景之“金鱼烟雨”

楹联数量:2对。

7、楚风廊(已建;南二段休闲带风雨连廊,二圣码头附近)

“楚风廊”,醴陵古代夏禹时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国。楚天楚地,楚风楚韵,故名“楚风廊”。

楹联数量:3对。

8、月光光亭(已建;一江两岸风光带南二段)

“月光光亭”取自醴陵童谣:“月光光,夜光光,娑罗树,火烧香,烧嘎公公咯裤带,烧嘎婆婆咯裙带,东一拜,西一拜,拜嘟明日看世界……”此亭为赏月亭,给儿童们一处吟童谣、讲童话的小天地,也为成年人找回逝去的童年时光特设此亭。

楹联数量:1对。

9、印心亭(已建;南二段休闲带双亭)

“印心亭”取成语心心相印之意。左宗棠曾在醴陵为迎陶澍到来撰联曰:

春殿语从容 廿载家山 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 八州子弟 翘首公归

此处为友人相聚,或情侣幽会的清闲之所。

楹联数量:2对。

10、景贤亭(待建;位于休闲带六角亭,青云桥头)

“景贤亭”因建于百年学府前的青云桥头,寓景仰先贤之意。

楹联数量:2对。

11、渌水悠悠亭(已建;南二段休闲带四角亭,“先农坛”对面)

“渌水悠悠亭”处休闲带高台处,直面渌江。醴陵曾有诗云:“渌江渌水绿悠悠,渌江桥上状元洲,马脑潭前龙显爪,一支文笔点春秋”。此诗点出了悠悠渌水、渌江古桥、马脑潭、文笔峰等自然人文景观。

楹联数量:2对。

12、鸳鸯亭(待建;思情码头旁)

“鸳鸯亭”建于思情岛的思情码头旁,与爱情有关。

楹联数量:2对。

13、归帆亭(待建;渔火码头旁)

“归帆亭”建于农家渔火的渔火码头边。以前渌江河上常见船队穿梭,白帆点点。“归帆”亦为“归人”。

楹联数量:2对。

14、阳明亭(待建;泗洲码头旁)

“阳明亭”处泗洲寺码头旁,为纪念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寓泗州寺而立。

楹联数量:2对。

15、过江亭(待建;老街码头旁)

“过江亭”处渌江桥下老街码头旁,为老字号。

楹联数量:2对。

16、清风亭(待建;县衙码头旁)

“清风亭”立于县衙码头旁,为历代清官立亭,有“两袖清风”之意。

楹联数量:2对。

17、崇圣亭(待建;何家码头旁)

“崇圣亭”处文庙前的何家码头旁,与文庙有关,为崇拜圣贤之意。

楹联数量:2对。

18、励节亭(待建;黎家码头旁)

“励节亭”立于励节路口黎家码头旁。醴陵先前曾有励节公园。古语“砥名砺节”,励通“砺”,磨砺。节,节操。指砥砺磨练自己,立名立节。

楹联数量:2对。

19、含霜亭(待建;三刀石码头旁)

“含霜亭”立剑石公园三刀石码头旁。此处为醴陵古八景之“剑石含霜”,表达历史沧桑。

楹联数量:2对。

20、集凤台(待建;青云禅寺后山,)

“集凤台”立于青云禅寺后山之上。此处为醴陵古八景之“东台集凤”,喻筑巢引凤、人才荟萃。

楹联数量:1对。

21、白云亭(待建;“水岸天街”江边观光步道中)

“白云亭”建于“水岸天街”码头之上,因旁边有老白云庵而命名。

楹联数量:2对。

22、临江轩(已建;位于示范段风光带,靠醴陵美食街)

“临江轩”为渌江风光示范带上一休闲凉亭,临江而建,故名。

楹联数量:1对。

2018年5月10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18 20:29 , Processed in 0.43530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