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1月14日电(陶锦 何家龙)走在东湖边,你不仅会看到宜人的风景,还会看到大众能与之互动的大型雕塑。2013年的“筑梦时间——东湖2013全国青年雕塑家邀请赛暨优秀作品展”让所有人记住了“大椅子”(作品《坐看风景》),精彩延续,“新视觉艺术节:透视之眼——东湖2014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的10强作品于昨日出炉。12月底,10件雕塑将被放大后永久落成于东湖生态艺术公园,届时前往东湖,你将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雕塑园。 据了解,本次活动面向全国高等美术学院2014年雕塑专业应届毕业生及年轻艺术家征集作品,历时半年。
作品原创才是王道 “这件作品不够原创,如果不是独一无二,宁可不做。”“重复的作品最好避免,不能助长一个作品出现在几个公共空间的风气。”在雕塑展30强进10强的评选现场,此次展览评委、雕塑家、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频频抛出犀利点评。傅中望强调:“评委专家的意见要反馈给作者,专家的意见对作者本身也是有参考价值的。在保留个性的同时,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一定要有‘公共’意识。” 当日10强评选,还汇集了冀少峰、吕品昌、鲁虹、冯博一、刘礼宾、卢迎华(按笔画顺序排名)等其他6位评委,无一例外的谈到作品的原创性。本次雕塑展的策展人刘礼宾介绍,此次大展汇集的作品形态多元,既有传统的学院派作品,又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作品,“之所以征集如此多元的作品,就是期待更多好的原创作品可以丰富东湖生态艺术公园的公共空间,让艺术家、批评家、大众的眼光聚焦于此”。
做真正的公共艺术 谈到公共雕塑,人们常会提起群雕《深圳人的一天》,生活在深圳的都市人成为雕塑的蓝本,与大众发生关联。“好的公共雕塑作品,必须与生活在此的人产生关系。”冀少峰说道。 在评选过程中,人是否能与雕塑进行互动,一直是评委讨论的核心内容。作品《家》由线条组成,形如房子,这件作品得到卢迎华的力挺:“雕塑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正因其质朴,反而与东湖安静的环境相互融合,人可以在屋内外自由地穿行与互动,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有内涵的作品。” 在评选过程中,考虑到雕塑的公共性,评委面对钟爱作品有时不得不忍痛割爱。傅中望多次提到作品的安全性和观众参与性的问题,他说道:“尖角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与安全有关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公共艺术品一定不能带尖角,国外的公共艺术品对这一点要求更高。作品呈现在公共空间内,随时都是要和人发生关系的,所以选择作品时一定要考虑清楚。”
[size=+0]让市民自己选雕塑 东湖于去年升级为5A级风景区,其风景区内落成的雕塑都是大武汉的人文景观。此次雕塑展于12月底落成的10件雕塑,将为这座城市留下新的印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雕塑展30强进10强评选环节,除了有专业评审团队的多重遴选,还加入大众评审团,让武汉市民加入到雕塑10强的评选当中。 策展人刘礼宾表示,许多年轻艺术家长期在工作室内进行创作,作品凝结着他们的思考,但是有时候与大众的接受度有所差距。长久以来,“丑雕塑”、“丑建筑”的评选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反映着大众对于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雕塑与建筑也有自己的审美需求。此次雕塑展10强作品评选过程中,大众评审团的意见占评选结果的30%。参与投票的不少市民表示,以往总会觉得城市雕塑与自己的关联性不大,但是此次雕塑展评选考虑到了大众的意见,让市民可以为江城的新人文风景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